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2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882篇
安全科学   147篇
废物处理   25篇
环保管理   942篇
综合类   3043篇
基础理论   1015篇
环境理论   10篇
污染及防治   136篇
评价与监测   231篇
社会与环境   650篇
灾害及防治   18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45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79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36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58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绿色革命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产物--集约型农业与高产农业的一大壮举.但绿色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主要是农作物品种单一化引起的农业种质资源的减少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本文就绿色革命的这一负面影响进行阐述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2.
构建云南省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构建云南新型生态工业园区的必要性,对构建云南生态工业园提出了设想和初步设计,并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83.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ynergy in forest sector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are the two main strategies to addres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have been considered separately in the global negotiations as well as literature. There is a realization on the need to explore and promote synergy between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while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n this paper, an attempt is made to explore the synergy between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by considering forest sector, which on the one hand is projected to be adversely impacted under the projected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nd on the other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 Thus, the potential and need for incorporating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in mitigation projects is presented with a few examples. Firstly, there is a need to ensure that mitigation programs or projects do not increase the vulnerabil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and plantations. Secondly, several adaptation practices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mitigation projects to reduce vulnerability. Further, many of the mitigation projects indeed reduce vulnerability and promote adaptation, for example; forest and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forestry. Also, many adaptation options such as urban forestr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drought resistant varieties also contribute to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Thus, there is need for research and field demonstration of synergy between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o that the cost of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can be reduced and co-benefits increased.  相似文献   
84.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水资源生命周期及系统功能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从生命周期角度,对原先自然环境恶劣、通过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的3个生态农业县的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生命周期过程的进展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各生态农业县水资源生命周期过程仍处在发育的初级阶段。这一过程的完整性与系统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提高成正比。  相似文献   
85.
长江口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调查了长江口3个岛屿湿地的底栖动物资源及其生态特征和环境功能。经鉴定底栖无脊椎动物有41种,优势种为河蚬(Corbiculafluminea)、焦河蓝蛤(Potamocorbulaustulata)、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麂眼螺(Rissoinasp.)、光滑狭口螺(Stenothyraglabra)、谭氏泥蟹(Ilyrplaxdeschampsi)、无齿相手蟹(Sesarmadenaani)和天津厚蟹(Helicetridenstientsinensis)。讨论了底栖动物资源的主要生态学特征及其环境功能,提出了对底栖动物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6.
碎砖骨料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法试验分析了碎砖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水灰比和碎砖骨料掺量分别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倡导用碎砖做混凝土骨料,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7.
神府东胜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分析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入手,针对矿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8.
生态足迹理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介绍了生态足迹理论基本概念和计算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上海市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足迹理论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提出应在不降低人们生活水平的前提下,减少生态足迹,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9.
应用Wackernagel等提出的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对张家界2004年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以测度张家界旅游可持续能力。结果表明: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人均旅游生态赤字0.0594 hm2,必须采取措施,合理使用生态资源,才能保证旅游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论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在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探讨了补偿数额、补偿方式和融资渠道等,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